现在是2024/10/4 1:41:20
随着碳达峰、碳中和的“30、60”目标明确,火电行业经营压力剧增,今年初,陕投集团电力运营在陕能股份领导下,印发了《全面市场化改革工作安排》,打出了劳动人事、薪酬绩效、内部管控、外部拓展的一阶段改革“组合拳”。
一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人事机制,激发人力资源活力
一是有序推进机构整合。设立电力试验中心子公司,合并、裁撤了4个业务单位,理顺劳动力组织、市场开发、物资采购、企业管理体系。二是改善队伍结构。采取校园招聘、网上招聘、外部“挖人”等方式引进人才,通过“内部退养”腾出岗位空间。人员平均年龄从成立初期的48岁降至39岁,中级以上职称从32人增至98人,高级工以上从112人增至213人,技师以上从47人增至58人,本科以上学历从66人增至275人。三是建立管理干部交流机制。采取中层干部提前退出、项目经理轮岗、人员双向交流等措施激活干部队伍“一池春水”。5名中干退出现岗;7名中干轮岗交流,提拔了11名业务骨干,5名机关干部充实到项目部,选调10名骨干到机关轮岗。
二、健全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,优化劳动力资源调配
一是优化劳动力结构。作为点多面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劳动力快速组织调配是核心竞争力之一。出台了《项目部劳务派遣用工招聘工作方案》,形成了“正式工+劳务派遣+劳务外包”的用工模式,建立了劳务派遣员工的转正、激励机制。二是建立劳动力供给梯队。检维修行业条件艰苦,人员流动比较频繁。为留住人才,制定了《高校毕业生职业培养实施方案》,建立公司领导与大学生“结对培养”机制。签署校企合作协议,建立“新型学徒制”和“订单培养”机制,持续向一线提供技术工人。三是掀起全员学习培训热潮。各项目部业余大力开展业务培训。16人获得电力技术监督工程师资格,20人获得风机维修工程师资格,26人获得“四管”防磨防爆检查工程师资格。囊获陕能股份电焊技能竞赛一、二、三等奖,和吉木萨尔发电联合组成的集团代表队在“全省焊工大赛”中荣获团体三等奖,电力运营获个人三等奖、优秀裁判员。青年职工为主的QC活动成果获省电力行协一、二、三等奖。涌现出“陕西产业工匠人才”等一批运营工匠。
三、建立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,释放企业管理活力
一是推进“人岗匹配度”。邀请管理咨询公司问诊企业,围绕“十四五”发展战略梳理体系。各项目部“理论+实操”全员考核,持证上岗,理顺劳动力定岗配置、岗位技能与薪酬匹配机制。模拟法人制及内部银行的推行落实了项目部“人财物”的授权管理模式,市场化项目部逐步成型。二是薪酬、考核体系重塑。优化薪酬分配体系,完成了130个岗位价值评估,构建9级11档的宽带薪酬机制,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。制定出《超额利润分享方案》,对核心骨干人才进行激励再“加持”。三是分配政策导向一线。加快建设“工匠工作室”及“技能名师工作室”,做好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“传帮带”。奖励、晋级、提职、评优政策向一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员倾斜,鼓励立足岗位建功立业。
四、积极拓展内外部市场,构筑公司发展新业态
一是聚焦主责主业,高质量完成集团内部业务。保障集团各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运营重中之重。各项目部深入推行设备检修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要素应用。《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》《检修工艺标准化规范》全面推行,《电力技术交流期刊》和《生产简报》促进了火电厂设备管理水平提升。二是电力科技服务发挥作用。电力试验中心子公司成立,受陕西电科院委托合作完成了华电榆横等10个电厂19台机组的深度调峰认证试验;与西安热工院合作参加了吉木萨尔发电基建调试;“新能源+电力运营”“售电+电力运营”模式逐步深入,完成了水电公司蒲城光伏等新能源电站的电气预防性试验;与售电公司、工程大学三方合作探索西北电网负荷侧调峰技术服务,实现电力科技服务产值700余万元,形成新的业务增长极、利润来源点。三是外部等检业务适度拓展。积极拓展新能源、化工、煤炭等非火电及集团外部市场,业务涉及湖北、河南等8省市。完成了山西河曲电厂、乌鲁木齐热电厂机组技改和陕煤新元洁能等检项目,均实现机组点火、冲转、并网一次成功。以电力运维为主体,等级检修、电力科技服务为两翼的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战略落地见效,市场化改革赋能作用显现,企业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版权所有@陕西能源电力运营有限公司 备案号 陕ICP备19009613号
公司地址: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央路136号东方濠璟商务大厦第21、22层
电话:029-86520095 传真:029-86520060 邮编:710016